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数据库 > MySQL > 百度商业大规模微服务分布式监控系统——凤睛

百度商业大规模微服务分布式监控系统——凤睛

来源:SegmentFault 2023-01-18 18:18:24 0浏览 收藏

你在学习数据库相关的知识吗?本文《百度商业大规模微服务分布式监控系统——凤睛》,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涉及到MySQL、分布式、微服务、监控、apm,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开发能力,就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大家要知道编程理论基础和实战操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哦!

导读:作为凤睛早期的接入方、后期的核心成员,笔者经历了整个项目前后四年的变迁,看过项目的艰难开端、中期的默默积累以及后期的蓬勃发展。每一次架构的变迁都带着技术浪潮的烙印,也看到项目成员利用有限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持续不断的创新。

凤睛是百度商业业务系统的性能监控系统(APM),它侧重于对Java应用的监控,基本接入了百度绝大部分Java应用(覆盖数千个业务应用,数万个容器)。它能够对主流中间件框架( Spring Web、RPC、数据库、缓存等)进行自动埋点,实现全栈式性能监控和全链路追踪诊断,为百度各业务线提供微服务系统性能指标、业务黄金指标、健康状况、监控告警等。

图片

△凤睛产品流程图

  • 数据采集:凤睛探针技术能够自动植入到业务进程中去,采集相关性能信息,业务进程完全无感知。
  • 数据计算和分析:按照类型,时序数据存储在百度SIA智能监控平台的时序数据库 TSDB,用来生成可视化报表和异常报警。调用链数据会被存入Palo( 开源名为Doris) 大数据仓库,用来拓扑分析和调用链检索。
  • 应用场景:如上所述,凤睛提供稳定性报表、异常报警、错误堆栈分析、服务耗时分析、调用拓扑分析、业务日志关联分析等。

图片

△凤睛的架构变迁时间线

01  凤睛立项

项目发起在2016年,百度凤巢广告业务系统中间件 (分布式RPC框架 Stargate等、配置中心、数据库中间件等)已经完善。随着单体服务拆分的深入,整体Java在线上部署规模逐渐变多,同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典型的问题有:

  1. 核心服务问题定位周期长。多个模块大量报错后,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定位问题。
  2. 集群日志获取代价非常高,缺乏日志调用链关系等原因导致定位代价很高,甚至有些问题无法定位。
  3. 异常日志需要登录具体的线上实例查看。而线上部署实例数目多,排错时间长。

凤巢业务端急需一个分布式追踪系统来完成整个业务端日志的“大串联”。所以百度商业平台基础架构组发起了凤睛的项目,名曰“凤巢之眼”。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凤睛1.0

在分布式链路追踪领域,探针采集这个环节主要存在侵入式和无侵入式。1.0探针走的侵入方式。业务开发人员首先引入探针相关的依赖 jar 包,通过拦截器自动收集调用关系以及性能数据;然后,添加硬编码补充业务数据。

图片

图片

△编码示例

探针采集的数据会被打印到磁盘,通过kafka收集走。底层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采用了Storm、 Hbase等当时流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后端架构比较复杂。

图片

图片

△凤睛1.0架构示意图

03  凤睛2.0

凤睛2.0版本中,首先是降低探针接入成本。2.0版本中,探针改用java agent技术结合cglib 做AOP注解,把依赖引入的jar 包从N个降低到1个。从编写大段的调用链填充代码改为尽量走AOP。探针端传输层采用了更高效的传输协议(protobuffer+gzip), 直接通过 HTTP 协议发送到 kafka,大大了降低磁盘IO开销。

图片

图片

2.0探针较1.0接入方便,传输也更快。但是仍需业务方添加AOP代码。对于业务端数以百计的应用来说,接入仍然是大工程,推广依然困难。

04  凤睛3.0

凤睛3.0架构设计中,项目组成员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1. 如何让业务方快速接入,尽量少改动,甚至“无感知接入”?
  2. 如何降低架构运维难度,既能处理海量数据,又能低成本运维?

为了解决问题1,探针3.0 决定完全放弃侵入式方式,改为无侵入即字节码增强方式。

对当时几种流行的监控诊断工具进行了调研:

图片

图片

△Newrelic,pinpoint,greys监控探针调研

3.0探针参考了Greys支持运行时增强的特点以及 pinpoint、Newrelic基于插件扩展开发的设计理念。最终效果是探针能够自动对业务进程植入监控代码,监控具体工作交由插件体系完成,完全面向切面监控。

图片

图片

△探针主动加载示意图

后端存储系统转而依托Doris。Doris是百度自研的基于 MPP 的交互式 SQL 数据仓库,兼容mysql协议,学习成本低。既可以做存储又可以做分析计算,初期避免引入spark,storm等技术,降低系统复杂度。

图片

图片

△架构设计如图所示

架构升级后,作为小团队,也能快速批量部署探针,计算存储能力也能满足需求。截止2017年,凤睛3.0上线了100多个应用,跑在1000多个容器上面。

05  凤睛4.0

2018年,微服务和虚拟化浪潮席卷而来。随着部署平台的不断升级和 springboot体系的成熟完善,单体能够被快速拆分成了数目众多的微服务,依托平台进行高效的运维部署。凤睛作为基础组件被微服务托管平台集成,并得到公司级的推广应用,整体部署应用规模从百级别激增到了千级别,部署容器从千级别变成了万级别。

图片

这个阶段爆发了很多问题,技术核心问题主要有两点:

  1. 探针升级需要重启业务应用生效,而线上应用重启流量有损。导致难以频繁升级探针版本,快速引入新功能。
  2. 每天实时写入150亿条,峰值流量 300w 条/s。数据导入容易丢失;检索单条调用链性能查,大概需要100多秒。

2019年,凤睛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升级,针对1、2两个问题,进行了技术攻坚。

探针层面研究如何支持热插拔,也就是探针在业务进程运行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升级。起初为了保证业务类对探针插件类的可见性,探针类统一放到了 System Classloader里。但是System Classloader 作为系统默认的,不支持卸载。反之,如果把探针类全部放到自定义类加载器中。探针类则对业务类完全不可见,也就无法完成字节码增强。

图片

图片

△探针热插拔classloader体系

为了解决可见性问题,探针引入了桥接类,通过桥接类提供的代码桩和插件类库投影,用户类可以访问实际使用的探针类,完成监控改造的目的。对于不同插件,则放在不同的自定义 Classloader 里面。这样来插件之间互不可见。单个插件也可以完成热插拔。具体的设计细节后面会有文章详细解读。

毋庸置疑,凤睛探针是业界唯一能够热插拔的监控探针技术,我们也申请了专利。它的功能正确性和性能是经历过大规模线上流量验证的。

继续推进优化调用链检索的性能。

首先分析下我们的底层存储结构:

图片

通过对慢查询的分析,发现检索慢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大量查询没有走任何索引,全表扫描海量数据非常慢。二是,导入碎片过多,导致文件Compaction特别慢,典型的LSM-Tree 的读放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调用链存储层重构表结构,通过大量Rollup配合基本表,优化查询时间。Doris 此时已经具备流式导入的能力,也借机从小批量导入切换到流式导入。

图片

图片

△调用链处理架构

图片

△上图是凤睛实时构建的微服务全景拓扑图。截止2020年1月,大概涵盖了数十条产品线的线上流量拓扑,最细粒度的节点为接口,即 Java 应用中的函数。从图中可以分析出,托管全平台非孤岛接口节点大概有50w+,接口节点连线200w+ 条。

06  数据处理架构分离

架构继续演进,凤睛采集的数据量越来越多,业务方需求也越来越多。

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1. 数据可视化能力依赖于前端开发,大量多维可视化分析需求难以满足。
  2. 调用链做了采样,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无法满足统计报表的需求。

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是时序数据如何存储和展现。这涉及到分布式追踪领域两个很基础的概念,时序时间和调用链数据。所谓的时序数据是基于时间的一系列的数据,用于查看一些指标数据和指标趋势。调用链数据是指记录一个请求的全部流程,用于查看请求在哪个环节出了故障,系统的瓶颈在哪儿。

时序数据不需要保存细节,只存时间、维度和指标的数据点, 可以存储在专门的时间序列数据库(Time Series Database)。实际场景中,凤睛没有专门去维护一个时序数据库。而是对接百度SIA智能监控平台的分布式时序数据库TSDB。同时,利用百度SIA平台提供丰富的多维可视化分析报表,用以解决用户各种可视化多维度数据分析的需求。

图片

图片

‍△当前整体的架构

07  结语

凤睛整个项目前后持续了4年,中间经历过无数的困难和坎坷,通过积累了项目成员们持续的付出,最终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凤睛产品的业务背景、技术架构和产品形态,后续会继续发文介绍技术相关的实现细节,欢迎持续关注。

阅读原文
百度商业大规模微服务分布式监控系统——凤睛

推荐阅读

百度搜索与推荐引擎的云原生改造

最后欢迎各位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百度Geek说」~

本篇关于《百度商业大规模微服务分布式监控系统——凤睛》的介绍就到此结束啦,但是学无止境,想要了解学习更多关于数据库的相关知识,请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版本声明
本文转载于:SegmentFault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Java 工程师书单推荐Java 工程师书单推荐
上一篇
Java 工程师书单推荐
【MySQL】目录
下一篇
【MySQL】目录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课程推荐
  •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一般问题时的解决方案,代表了最佳的实践。本课程的主打内容包括JS常见设计模式以及具体应用场景,打造一站式知识长龙服务,适合有JS基础的同学学习。
    542次学习
  •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本课程采用真实案例,全面具体可落地,从理论到实践,一步一步将GO核心编程技术、编程思想、底层实现融会贯通,使学习者贴近时代脉搏,做IT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508次学习
  •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如有问题加微信:Le-studyg;在课程中,我们将首先介绍MySQL8的新特性,包括性能优化、安全增强、新数据类型等,帮助学生快速熟悉MySQL8的最新功能。接着,我们将深入解析MySQL的网络通信机制,包括协议、连接管理、数据传输等,让
    497次学习
  •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在任何一门编程语言中,正则表达式,都是一项重要的知识,它提供了高效的字符串匹配与捕获机制,可以极大的简化程序设计。
    487次学习
  •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本系列教程将展示从零制作一个假想的网络科技公司官网,分为导航,轮播,关于我们,成功案例,服务流程,团队介绍,数据部分,公司动态,底部信息等内容区块。网站整体采用CSSGrid布局,支持响应式,有流畅过渡和展现动画。
    484次学习
查看更多
AI推荐
  • 笔灵AI生成答辩PPT:高效制作学术与职场PPT的利器
    笔灵AI生成答辩PPT
    探索笔灵AI生成答辩PPT的强大功能,快速制作高质量答辩PPT。精准内容提取、多样模板匹配、数据可视化、配套自述稿生成,让您的学术和职场展示更加专业与高效。
    10次使用
  • 知网AIGC检测服务系统:精准识别学术文本中的AI生成内容
    知网AIGC检测服务系统
    知网AIGC检测服务系统,专注于检测学术文本中的疑似AI生成内容。依托知网海量高质量文献资源,结合先进的“知识增强AIGC检测技术”,系统能够从语言模式和语义逻辑两方面精准识别AI生成内容,适用于学术研究、教育和企业领域,确保文本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22次使用
  • AIGC检测服务:AIbiye助力确保论文原创性
    AIGC检测-Aibiye
    AIbiye官网推出的AIGC检测服务,专注于检测ChatGPT、Gemini、Claude等AIGC工具生成的文本,帮助用户确保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规范。支持txt和doc(x)格式,检测范围为论文正文,提供高准确性和便捷的用户体验。
    30次使用
  • 易笔AI论文平台:快速生成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利器
    易笔AI论文
    易笔AI论文平台提供自动写作、格式校对、查重检测等功能,支持多种学术领域的论文生成。价格优惠,界面友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学术研究者、学生及论文辅导机构。
    38次使用
  • 笔启AI论文写作平台:多类型论文生成与多语言支持
    笔启AI论文写作平台
    笔启AI论文写作平台提供多类型论文生成服务,支持多语言写作,满足学术研究者、学生和职场人士的需求。平台采用AI 4.0版本,确保论文质量和原创性,并提供查重保障和隐私保护。
    35次使用
微信登录更方便
  • 密码登录
  • 注册账号
登录即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登录
  • 重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