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科技周边 > 业界新闻 >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来源:IT之家 2023-10-22 16:33:01 0浏览 收藏

学习科技周边要努力,但是不要急!今天的这篇文章《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将会介绍到等等知识点,如果你想深入学习科技周边,可以关注我!我会持续更新相关文章的,希望对大家都能有所帮助!

2017 年,在本属于 iPhone 8 / Plus 的发布会上,苹果意外地公开了「One More Things」——iPhone X。这款 iPhone 十周年里程碑式的作品,既是承上,也是启下。

iPhone X 延续了前几代 iPhone 的「精致感」,圆润的玻璃背板,配合新加入的手术级不锈钢,握在手里像是一块玉石一般,细腻水润。而说到「启下」,自 iPhone X 以来,往后的 iPhone 几乎没有跳脱整体设计框架,令人有些唏嘘。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Apple)

尽管如此,iPhone 诞生 16 年间,我们也看到了苹果在设计上做出的努力,又或者说,尝试将各种脱离市场主流的材料应用到一台智能手机上,甚至还引领了一股又一股的模仿浪潮。

今年,苹果在 iPhone 15 Pro 系列上带来了「钛金属」材料,并以此作为其宣传的核心重点,不过这项变化带来的新鲜感已远不及当年,有人认为,这是苹果「黔驴技穷」的象征。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Vodafone UK)

不得不说,看过了苹果在 iPhone 的材料运用上设计的经典,难免对「钛金属」感到失望。

塑料,iPhone 的起点

2007 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初代 iPhone,作为一款没有实体键盘,不支持手写笔的智能手机,饱受市场争议。

初代 iPhone 采用了拼接造型方案,机身背部由铝制金属 + 塑料组合而成,金属背板与边框做了衔接过渡,视觉效果极强。在这代 iPhone 上,苹果没有跟随市场主流,选择纯塑料作为机身材料,而是采用了不那么流行的铝制金属,尽管这让 iPhone 拥有明显的金属质感,但制造成本、工艺要求都相对较高。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Apple/ 1st Gen iPhone)

iPhone 的继任机型 iPhone 3G、iPhone 3GS 均改用一体化塑料机身,应用塑料材质使这两代 iPhone 的一体感更强,握持也不再有割裂感,同时,亮面抛光处理后的塑料背板,对其质感也没有太多影响。

这个时期的 iPhone,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用户认识 iPhone、习惯 iPhone,从而爱上 iPhone,相比起在材料上的重大突破,设计师 Jonathan Ive 更倾向于将塑料这种低成本、易制造的材料好好打磨。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dcfever/ iPhone 3G)

值得一提的是,Jonathan Ive 曾打造了苹果第一款采用糖果配色、塑料外壳的 iMac,对于如何将塑料打造得更有质感,他显然已经有了答案。

苹果最后一次尝试在 iPhone 上使用塑料,是 2013 年推出的 iPhone 5C。在 Jonathan Ive 的创作手记里,详细介绍了「一块塑料的神奇之旅」,整块成型的聚碳酸酯,经填充钢材加固,最后附上透明清漆硬涂层,使塑料机身的 iPhone 5C 拥有水果硬糖般的奇妙之感。

由于塑料材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众对其廉价形象已经有了严重的固化,这导致苹果多年后在 iPhone 5C 上尝试「复刻」iPhone 3G 上的塑料一体化机身失败,从此往后,苹果也不再将塑料作为 iPhone 的主要材料。

铝合金,相伴 iPhone 十余年的老伙伴

2012 年,苹果在美国旧金山市芳草地艺术中心发布全新 iPhone 5。

在 iPhone 5 上,苹果为其带来了「Unibody 一体化设计」,即通过数控 CNC 将一整块铝合金板材压铸成型,使其结构更加稳固,抗冲击力度高。另外,为了使 iPhone 5 拥有更深邃的黑色,苹果利用阳极氧化工艺,将彩色粉末通过特定工艺附着在铝合金表面。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Apple/ iPhone 5S)

得益于阳极氧化工艺的应用,苹果也尝试在 iPhone 上「搞颜色」,例如 iPhone 5S 的金色、iPhone 6S 的玫瑰金等。

虽说「Unibody 一体化设计」有很多优点,例如轻薄、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固等,但金属机身也会导致信号分散,影响通话、网络质量。苹果在 iPhone 上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机身上开两条注塑天线带,减少对信号的电磁屏蔽。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Apple Insider/ iPhone 6S)

iPhone 6 系列、iPhone 6S 系列,两条丑陋的天线条十分影响视觉观感,遭到不少用户吐槽。于是,苹果在 iPhone 7 系列上研发了全新「亮黑」配色,利用抛光工艺,将铝合金打造出亮面质感,同时也很好地将天线条隐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9to5Mac/ iPhone 7)

或许是看到市场的热情反馈,苹果也不再执着于视觉上的一体化设计,自 iPhone 8 系列开始,彻底转向玻璃背板。

当然了,铝合金依然应用在 iPhone 8 系列往后的所有基础款 iPhone 机型上,毕竟其轻薄、价廉的优势,对苹果公司来说还是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金属 + 玻璃,苹果牌「三明治」人人爱

提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iPhone,那么或许会是苹果在 2007 年推出的初代 iPhone,但假如说对市场影响最深远的,那么毫无疑问是 iPhone 4。

iPhone 4 采用了双面铝硅酸盐玻璃,中框则是定制合金锻造而成的高精致不锈钢带组成,这种前后玻璃 + 金属中框的方案,也被人们称为「三明治」结构。这样的设计始于 iPhone 4,但在 iPhone 5 至 iPhone 7 系列机型中断层,直至 iPhone 8 系列才正式回归。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Apple/ iPhone 4S)

2017 年发布的三款 iPhone,均采用了「三明治」结构设计,只是 iPhone 8 系列为玻璃 + 铝合金,而 iPhone X 为玻璃 + 手术级不锈钢。不锈钢中框首次亮相在 iPhone X 上,尽管它比起铝合金更容易划伤,也更容易沾染指纹,但这种镜面质感的新材料,仍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知名维修网站 iFixit 认为,金属中框 + 前后双面玻璃的设计方案,使 iPhone 8 系列的损坏风险较前代机型暴增两倍,而 iPhone X 的不锈钢边框也更容易留下划痕。

诚然,相比起别扭的金属一体化机身和不那么高级的塑料,当前的「三明治」结构方案已经是最均衡的选择,在选定这个发展方向后,苹果倾向于「加强」而非「改善」。譬如说,iPhone 12 系列换上了直角边框,增加跌落缓冲面积,同时采用了强度更高的背板玻璃,预防意外事件。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Apple Insider/ iPhone 11、iPhone 12 Pro)

目前,「三明治」结构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金属 + 玻璃的设计也成为消费者公认的「高端形象」,而这大多数功劳都要归于 iPhone 4 的巨大影响力。

摸着石头过河,iPhone 已找到最优解?

iPhone 之父 Steve Jobs 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他主导设计的初代 iPhone,毫不吝啬地展现了他对高效、智能、精致多媒体设备的想象。受到他的影响,苹果的设计团队在「完善」iPhone 的设计时,还残存了很多时代的影子。

「钛金属」是今年 iPhone 15 Pro 系列的核心营销口号,得益于新材料的应用,本代 iPhone 成功「瘦身」、「减重」,变得更轻盈且小巧。但从商业角度来思考这项变化,苹果实则是在稳定中找到跳脱于旧时代的一条道路。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9to5Mac/ iPhone 15 Pro)

iPhone 4 时期就为「三明治」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而塑料也在 iPhone 5C 面世时被证实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情况下,苹果的设计团队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空间。金属与玻璃,是当前,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iPhone 最稳定、最具性价比的材料选择。

于是,我们看到苹果选择将「钛金属」当作材料上的更新迭代,这是设计团队受制于商业化决策的无奈之举。钛合金在市场中不常见,主要是制造成本贵,但对比铝金属并无明显优势,但苹果最擅长的就是通过「钞能力」不断优化产业链,使制造成本被压缩到极致。这样一来,「钛金属」既能够是某种形式上的创新,又能为营销带来发挥空间,成本也不会明显被抬高,这方案非常苹果。

在市场普遍将目光放在 iPhone 15 Pro 系列的「钛金属」上时,苹果其实也在悄悄对玻璃做了新的尝试。今年发布的 iPhone 15、iPhone 15 Plus,首次尝试了「融色玻璃」,这是一种直接将色彩粒子附着于玻璃上的工艺,这让这代基础版 iPhone 变得十分清新、自然。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Apple Newsroom)

可以预见,至少在 iPhone 诞生 20 周年之前,苹果都会持续基于金属、玻璃两种材料不断优化 iPhone 的整体设计,直至有更加廉价、稳定,且营销噱头十足的新材料问世。

写在最后

回头看,过去 18 代 iPhone 中经历了多次外壳材料的变换,塑料、玻璃、铝合金、不锈钢,到如今的「钛金属」。这些设计,孰优孰劣,或许很难给出答案。

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看,iPhone 15 Pro 系列将「钛金属」当作最核心的营销重点,并不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众所周知,钛合金中框让这代 iPhone 失去了坚固耐用的属性。

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图源:Apple Newsroom)

但对比自身,iPhone 更轻巧了,手感也更好了,给至少从 iPhone X 时期过来的资深用户一个明确的更新迭代的「借口」,这一切都如此顺理成章。

从长远来看,苹果必然会继续在新材料的研发上耕耘,例如 Apple Watch 曾使用过的定制合金,曾一度被市场坚定地认为这会是 iPhone 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方方面面的「内卷」,苹果能不能在一向发挥稳定的外观设计上有破局之势,还要看其设计团队何时选择走出当前的舒适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雷哔哔 (ID:xiaoleibbb),作者:kkknei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本站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带大家了解了《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给大家分享更多科技周边知识!

版本声明
本文转载于:IT之家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Netflix 全新 CG 动画电影《奥特曼:崛起》画面首曝Netflix 全新 CG 动画电影《奥特曼:崛起》画面首曝
上一篇
Netflix 全新 CG 动画电影《奥特曼:崛起》画面首曝
如何使用Python中的函数式编程思想优化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和算法
下一篇
如何使用Python中的函数式编程思想优化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和算法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课程推荐
  •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一般问题时的解决方案,代表了最佳的实践。本课程的主打内容包括JS常见设计模式以及具体应用场景,打造一站式知识长龙服务,适合有JS基础的同学学习。
    542次学习
  •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本课程采用真实案例,全面具体可落地,从理论到实践,一步一步将GO核心编程技术、编程思想、底层实现融会贯通,使学习者贴近时代脉搏,做IT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508次学习
  •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如有问题加微信:Le-studyg;在课程中,我们将首先介绍MySQL8的新特性,包括性能优化、安全增强、新数据类型等,帮助学生快速熟悉MySQL8的最新功能。接着,我们将深入解析MySQL的网络通信机制,包括协议、连接管理、数据传输等,让
    497次学习
  •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在任何一门编程语言中,正则表达式,都是一项重要的知识,它提供了高效的字符串匹配与捕获机制,可以极大的简化程序设计。
    487次学习
  •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本系列教程将展示从零制作一个假想的网络科技公司官网,分为导航,轮播,关于我们,成功案例,服务流程,团队介绍,数据部分,公司动态,底部信息等内容区块。网站整体采用CSSGrid布局,支持响应式,有流畅过渡和展现动画。
    484次学习
查看更多
AI推荐
  • SEO标题Traini:全球首创宠物AI技术,提升宠物健康与行为解读
    Traini
    SEO摘要Traini是一家专注于宠物健康教育的创新科技公司,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宠物行为解读、个性化训练计划、在线课程、医疗辅助和个性化服务推荐等多功能服务。通过PEBI系统,Traini能够精准识别宠物狗的12种情绪状态,推动宠物与人类的智能互动,提升宠物生活质量。
    2次使用
  • 可图AI 2.0:快手旗下新一代图像生成大模型,专业创作者与普通用户的多模态创作引擎
    可图AI 2.0图片生成
    可图AI 2.0 是快手旗下的新一代图像生成大模型,支持文本生成图像、图像编辑、风格转绘等全链路创作需求。凭借DiT架构和MVL交互体系,提升了复杂语义理解和多模态交互能力,适用于广告、影视、非遗等领域,助力创作者高效创作。
    12次使用
  • 毕业宝AIGC检测:AI生成内容检测工具,助力学术诚信
    毕业宝AIGC检测
    毕业宝AIGC检测是“毕业宝”平台的AI生成内容检测工具,专为学术场景设计,帮助用户初步判断文本的原创性和AI参与度。通过与知网、维普数据库联动,提供全面检测结果,适用于学生、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及内容创作者。
    24次使用
  • AI Make Song:零门槛AI音乐创作平台,助你轻松制作个性化音乐
    AI Make Song
    AI Make Song是一款革命性的AI音乐生成平台,提供文本和歌词转音乐的双模式输入,支持多语言及商业友好版权体系。无论你是音乐爱好者、内容创作者还是广告从业者,都能在这里实现“用文字创造音乐”的梦想。平台已生成超百万首原创音乐,覆盖全球20个国家,用户满意度高达95%。
    34次使用
  • SongGenerator.io:零门槛AI音乐生成器,快速创作高质量音乐
    SongGenerator
    探索SongGenerator.io,零门槛、全免费的AI音乐生成器。无需注册,通过简单文本输入即可生成多风格音乐,适用于内容创作者、音乐爱好者和教育工作者。日均生成量超10万次,全球50国家用户信赖。
    31次使用
微信登录更方便
  • 密码登录
  • 注册账号
登录即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登录
  • 重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