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理论、实现和超参数调整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理论、实现和超参数调整

来源:51CTO.COM 2023-04-12 17:53:26 0浏览 收藏

亲爱的编程学习爱好者,如果你点开了这篇文章,说明你对《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理论、实现和超参数调整》很感兴趣。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详细解析一下,主要介绍一下,希望所有认真读完的童鞋们,都有实质性的提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模型。此外,我们将展示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哪些超参数对它们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从而使我们能够在欠拟合和过拟合之间找到最佳方案。在了解了决策树和随机森林背后的理论之后。,我们将使用Scikit-Learn实现它们。

1. 决策树

决策树是预测建模机器学习的一种重要算法。经典的决策树算法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像随机森林这样的现代变体是最强大的可用技术之一。

通常,这种算法被称为“决策树”,但在R等一些平台上,它们被称为CART。CART算法为bagged决策树、随机森林和boosting决策树等重要算法提供了基础。

与线性模型不同,决策树是非参数模型:它们不受数学决策函数的控制,也没有要优化的权重或截距。事实上,决策树将通过考虑特征来划分空间。

CART模型表示

CART模型的表示是二叉树。这是来自算法和数据结构的二叉树。每个根节点表示一个输入变量(x)和该变量上的一个拆分点(假设变量是数值型的)。

树的叶节点包含一个输出变量(y),用于进行预测。给定一个新的输入,通过从树的根节点开始计算特定的输入来遍历树。

决策树的一些优点是:

  • 易于理解和解释。树可以可视化。
  • 需要很少的数据准备。
  • 能够处理数字和分类数据。
  • 可以使用统计测试来验证模型。
  • 即使生成数据的真实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它的假设,也表现良好。

决策树的缺点包括:

  • 过度拟合。诸如剪枝、设置叶节点所需的最小样本数或设置树的最大深度等机制是避免此问题所必需的。
  • 决策树可能不稳定。可以在集成中使用决策树。
  • 不能保证返回全局最优决策树。可以在一个集成学习器中训练多棵树
  • 如果某些类别占主导地位,决策树学习器会创建有偏树。建议:在拟合之前平衡数据集

2. 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是最流行和最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它是一种集成机器学习算法,称为Bootstrap Aggregation或bagging。

为了提高决策树的性能,我们可以使用许多具有随机特征样本的树。

3.python中的决策树和随机森林实现

我们将使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来预测您​​有价值的员工的流失​​。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matplotlib inline


sns.set_style("whitegrid")
plt.style.use("fivethirtyeight")
df = pd.read_csv("WA_Fn-UseC_-HR-Employee-Attrition.csv")

4. 数据处理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df.drop(['EmployeeCount', 'EmployeeNumber', 'Over18', 'StandardHours'], axis="columns", inplace=True)


categorical_col = []
for column in df.columns:
if df[column].dtype == object and len(df[column].unique()) 50:
categorical_col.append(column)
df['Attrition'] = df.Attrition.astype("category").cat.codes


categorical_col.remove('Attrition')


label = LabelEncoder()
for column in categorical_col:
df[column] = label.fit_transform(df[column])


X = df.drop('Attrition', axis=1)
y = df.Attrition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42)

5. 应用树和随机森林算法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confusion_matrix, classification_report


def print_score(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True):
if train:
pred = clf.predict(X_train)
print("Train Result:n================================================")
print(f"Accuracy Score: {accuracy_score(y_train, pred) * 100:.2f}%")
pri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Confusion Matrix: n {confusion_matrix(y_train, pred)}n")
elif train==False:
pred = clf.predict(X_test)
print("Test Result:n================================================")
print(f"Accuracy Score: {accuracy_score(y_test, pred) * 100:.2f}%")
pri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Confusion Matrix: n {confusion_matrix(y_test, pred)}n")

5.1 决策树分类器

决策树参数:

  • criterion: 衡量拆分质量。支持的标准是基尼杂质的“基尼”和信息增益的“熵”。
  • splitter:用于在每个节点处选择拆分的策略。支持的策略是“best”选择最佳拆分和“random”选择随机拆分。
  • max_depth:树的最大深度。如果为None,则展开节点,直到所有叶节点,或者直到所有叶包含的样本小于min_samples_split。
  • min_samples_split:拆分内部节点所需的最小样本数。
  • min_samples_leaf:叶节点上所需的最小样本数。
  •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叶节点上所需的总权重的最小加权分数。当没有提供sample_weight时,样本具有相等的权值。
  • max_features:寻找最佳拆分时要考虑的特征数量。
  • max_leaf_nodesmax_leaf_nodes:以最佳优先的方式使用max_leaf_nodes形成树。最佳节点定义为杂质的相对减少。如果为None,则有无限数量的叶节点。
  • min_impurity_decrease:如果该拆分导致杂质减少大于或等于该值,则该节点将被拆分。
  • min_impurity_split: 提前停止的阈值。如果一个节点的杂质高于阈值,则该节点将拆分,否则,它是一个叶子。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tree_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42)
tree_clf.fit(X_train, y_train)


print_score(tree_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True)
print_score(tree_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False)

5.2决策树分类器超参数调优

超参数max_depth控制决策树的总体复杂性。这个超参数允许在欠拟合和过拟合决策树之间进行权衡。让我们为分类和回归构建一棵浅树,然后再构建一棵更深的树,以了解参数的影响。

超参数min_samples_leaf、min_samples_split、max_leaf_nodes或min_implitity_reduce允许在叶级或节点级应用约束。超参数min_samples_leaf是叶子允许有最少样本数,否则将不会搜索进一步的拆分。这些超参数可以作为max_depth超参数的补充方案。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GridSearchCV


params = {
"criterion":("gini", "entropy"),
"splitter":("best", "random"),
"max_depth":(list(range(1, 20))),
"min_samples_split":[2, 3, 4],
"min_samples_leaf":list(range(1, 20)),
}


tree_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42)
tree_cv = GridSearchCV(tree_clf, params, scoring="accuracy", n_jobs=-1, verbose=1, cv=3)
tree_cv.fit(X_train, y_train)
best_params = tree_cv.best_params_
print(f"Best paramters: {best_params})")


tree_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best_params)
tree_clf.fit(X_train, y_train)
print_score(tree_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True)
print_score(tree_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False)

5.3树的可视化

from IPython.display import Image
from six import StringIO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export_graphviz
import pydot


features = list(df.columns)
features.remove("Attrition")
dot_data = StringIO()
export_graphviz(tree_clf, out_file=dot_data, feature_names=features, filled=True)
graph = pydot.graph_from_dot_data(dot_data.getvalue())
Image(graph[0].create_png())

图片

5.4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是一种元估计器,它将多个决策树分类器对数据集的不同子样本进行拟合,并使用均值来提高预测准确度和控制过拟合。

随机森林算法参数:

  • n_estimators: 树的数量。
  • criterion: 衡量拆分质量的函数。支持的标准是gini和信息增益的“熵”。
  • max_depth:树的最大深度。如果为None,则展开节点,直到所有叶子都是纯的,或者直到所有叶子包含的样本少于min_samples_split。
  • min_samples_split:拆分内部节点所需的最小样本数。
  • min_samples_leaf:叶节点所需的最小样本数。min_samples_leaf只有在左右分支中的每个分支中至少留下训练样本时,才会考虑任何深度的分割点。这可能具有平滑模型的效果,尤其是在回归中。
  •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需要在叶节点处的总权重(所有输入样本的)的最小加权分数。当未提供 sample_weight 时,样本具有相同的权重。
  • max_features:寻找最佳分割时要考虑的特征数量。
  • max_leaf_nodesmax_leaf_nodes:以最佳优先方式种植一棵树。最佳节点定义为杂质的相对减少。如果 None 则无限数量的叶节点。
  • min_impurity_decrease:如果该分裂导致杂质减少大于或等于该值,则该节点将被分裂。
  • min_impurity_split: 树提前停止的阈值。如果一个节点的杂质高于阈值,则该节点将分裂,否则,它是一个叶子。
  • bootstrap:构建树时是否使用bootstrap样本。如果为 False,则使用整个数据集来构建每棵树。
  • oob_score:是否使用out-of-bag样本来估计泛化准确度。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rf_cl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
rf_clf.fit(X_train, y_train)


print_score(rf_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True)
print_score(rf_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False)

5.5随机森林超参数调优

调优随机森林的主要参数是n_estimators参数。一般来说,森林中的树越多,泛化性能越好,但它会减慢拟合和预测的时间。

我们还可以调优控制森林中每棵树深度的参数。有两个参数非常重要:max_depth和max_leaf_nodes。实际上,max_depth将强制具有更对称的树,而max_leaf_nodes会限制最大叶节点数量。

n_estimators = [100, 500, 1000, 1500]
max_features = ['auto', 'sqrt']
max_depth = [2, 3, 5]
max_depth.append(None)
min_samples_split = [2, 5, 10]
min_samples_leaf = [1, 2, 4, 10]
bootstrap = [True, False]


params_grid = {'n_estimators': n_estimators, 'max_features': max_features,
'max_depth': max_depth, 'min_samples_split': min_samples_split,
'min_samples_leaf': min_samples_leaf, 'bootstrap': bootstrap}


rf_cl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random_state=42)


rf_cv = GridSearchCV(rf_clf, params_grid, scoring="f1", cv=3, verbose=2, n_jobs=-1)


rf_cv.fit(X_train, y_train)
best_params = rf_cv.best_params_
print(f"Best parameters: {best_params}")


rf_cl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best_params)
rf_clf.fit(X_train, y_train)


print_score(rf_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True)
print_score(rf_clf,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train=False)

最后

本文主要讲解了以下内容:

  •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算法以及每种算法的参数。
  • 如何调整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超参数。
  • 在训练之前需要平衡你的数据集。
  • 从每个类中抽取相同数量的样本。
  • 通过将每个类的样本权重(sample_weight)的和归一化为相同的值。

文中关于Python,机器学习,决策树的知识介绍,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若是受益匪浅,那就动动鼠标收藏这篇《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理论、实现和超参数调整》文章吧,也可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了解相关技术文章。

版本声明
本文转载于:51CTO.COM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无需注意力的预训练;被GPT带飞的In-Context Learning无需注意力的预训练;被GPT带飞的In-Context Learning
上一篇
无需注意力的预训练;被GPT带飞的In-Context Learning
用于时间序列异常值检测的全栈机器学习系统
下一篇
用于时间序列异常值检测的全栈机器学习系统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课程推荐
  •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一般问题时的解决方案,代表了最佳的实践。本课程的主打内容包括JS常见设计模式以及具体应用场景,打造一站式知识长龙服务,适合有JS基础的同学学习。
    542次学习
  •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本课程采用真实案例,全面具体可落地,从理论到实践,一步一步将GO核心编程技术、编程思想、底层实现融会贯通,使学习者贴近时代脉搏,做IT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508次学习
  •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如有问题加微信:Le-studyg;在课程中,我们将首先介绍MySQL8的新特性,包括性能优化、安全增强、新数据类型等,帮助学生快速熟悉MySQL8的最新功能。接着,我们将深入解析MySQL的网络通信机制,包括协议、连接管理、数据传输等,让
    497次学习
  •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在任何一门编程语言中,正则表达式,都是一项重要的知识,它提供了高效的字符串匹配与捕获机制,可以极大的简化程序设计。
    487次学习
  •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本系列教程将展示从零制作一个假想的网络科技公司官网,分为导航,轮播,关于我们,成功案例,服务流程,团队介绍,数据部分,公司动态,底部信息等内容区块。网站整体采用CSSGrid布局,支持响应式,有流畅过渡和展现动画。
    484次学习
查看更多
AI推荐
  • SEO标题魔匠AI:高质量学术写作平台,毕业论文生成与优化专家
    魔匠AI
    SEO摘要魔匠AI专注于高质量AI学术写作,已稳定运行6年。提供无限改稿、选题优化、大纲生成、多语言支持、真实参考文献、数据图表生成、查重降重等全流程服务,确保论文质量与隐私安全。适用于专科、本科、硕士学生及研究者,满足多语言学术需求。
    9次使用
  • PPTFake答辩PPT生成器:一键生成高效专业的答辩PPT
    PPTFake答辩PPT生成器
    PPTFake答辩PPT生成器,专为答辩准备设计,极致高效生成PPT与自述稿。智能解析内容,提供多样模板,数据可视化,贴心配套服务,灵活自主编辑,降低制作门槛,适用于各类答辩场景。
    25次使用
  • SEO标题Lovart AI:全球首个设计领域AI智能体,实现全链路设计自动化
    Lovart
    SEO摘要探索Lovart AI,这款专注于设计领域的AI智能体,通过多模态模型集成和智能任务拆解,实现全链路设计自动化。无论是品牌全案设计、广告与视频制作,还是文创内容创作,Lovart AI都能满足您的需求,提升设计效率,降低成本。
    25次使用
  • 美图AI抠图:行业领先的智能图像处理技术,3秒出图,精准无误
    美图AI抠图
    美图AI抠图,依托CVPR 2024竞赛亚军技术,提供顶尖的图像处理解决方案。适用于证件照、商品、毛发等多场景,支持批量处理,3秒出图,零PS基础也能轻松操作,满足个人与商业需求。
    34次使用
  • SEO标题PetGPT:智能桌面宠物程序,结合AI对话的个性化陪伴工具
    PetGPT
    SEO摘要PetGPT 是一款基于 Python 和 PyQt 开发的智能桌面宠物程序,集成了 OpenAI 的 GPT 模型,提供上下文感知对话和主动聊天功能。用户可高度自定义宠物的外观和行为,支持插件热更新和二次开发。适用于需要陪伴和效率辅助的办公族、学生及 AI 技术爱好者。
    35次使用
微信登录更方便
  • 密码登录
  • 注册账号
登录即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登录
  • 重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