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科技周边 > 人工智能 >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来源:机器之心 2024-04-30 09:33:10 0浏览 收藏

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绍《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AIxiv专栏是本站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本站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liyazhou@jiqizhixin.com;zhaoyunfeng@jiqizhixin.com。

想象一下,你仅需要输入一段简单的文本描述,就可以生成对应的 3D 数字人动画的骨骼动作。而以往,这通常需要昂贵的动作捕捉设备或是专业的动画师逐帧绘制。这些骨骼动作可以进一步的用于游戏开发,影视制作,或者虚拟现实应用。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的新一代 Text2Motion 框架,MoMask,正在让这一切变得可能。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视频 1: 给定指定的动作描述,MoMask 可生成对应的骨骼动画(视频包含背景音乐)

MoMask 框架是基于多层离散化动作表示的,利用生成式掩码技术,能够生成更高质量的 3D 人体动作。如视频 1 中展示,MoMask 可以根据文本描述,精细控制生成的动作内容。在 HumanML3D 数据集上,MoMask 的生成质量可达到 FID 为 0.045,超过了现有的最优工作如 T2M-GPT(0.141)和 ReMoDiffuse(0.103)。这项研究成果已被 CVPR 2024 收录,并且其代码和模型已在 GitHub 上开源,拥有 500 + 星标。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 论文题目:MoMask: Generative Masked Modeling of 3D Human Motions
  •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312.00063
  • 代码链接:https://github.com/EricGuo5513/momask-codes
  • Huggingface Space 链接:https://huggingface.co/spaces/MeYourHint/MoMask

MoMask 模型介绍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图 2:MoMask 框架结构与训练流程

MoMask 框架主要包含三个关键的神经网络模块:

  • 残差量化模型 (Residual VQ-VAE),将人体动作转换为多层离散的动作标记(Token)。基层(即第一层)的动作标记包含了动作的基本信息,而残差层则对应更细粒度的动作信息。
  • Masked Transformer:对基层的动作标记进行建模,采用随机比例的随机掩码,并根据文本信息预测被掩码的动作标记,用于生成基层动作标记。
  • Residual Transformer:对残差层的动作标记进行建模,根据前 j 层的动作标记预测第 j 层的动作标记,以此来建模残差层的动作序列。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图 3: T2M-GPT 的动作离散化模型 (VQ-VAE)

动作序列离散化。MoMask 采用基于离散表达的生成式框架,首先将连续的动作表达进行离散化。如图 3,传统的 VQ-VAE 在量化(Quantization)过程中存在信息损失问题,因为它将每个隐向量替换为码书(Codebook)中最相近的码向量,这两个向量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信息的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oMask 采用了多层量化的方法(图 2.a),逐层对隐向量和码向量之间的残差进一步量化,从而提高了隐向量的估计精度。随着层数加深,每一层所建模的信息量(即残差)也逐步减少。训练时,为了尽可能增加每一个量化层的容量,我们随机丢弃掉末尾的若干个残差层。最终,动作序列被转化为多层的离散动作标记,其中基层标记包含了动作的主要内容,而残差层则用于填补动作的细节。接下来,MoMask 使用 Masked Transformer 生成基层动作标记,并使用 Residual Transformer 逐层预测残差层的动作标记。

生成式掩码建模。如图 2.b,文本描述首先通过 CLIP 编码成语义向量,同时基层的动作标记序列被随机掩码。然后,这些掩码的动作标记序列和 CLIP 文本向量一起输入到 Transformer 中进行训练,其目标是准确预测被掩码掉的动作标记。与以往基于掩码的预训练模型不同的是,这里掩码标记的比例是随机的,并且可以在 0 到 1 的区间取值,这意味着掩码的程度也是随机的。最坏情况下,所有标记都被掩码,而最好情况下,所有标记都被保留。

残差层标记预测。由于残差层包含了更细粒度的动作信息,因此根据前面 j > 1 层的动作标记内容,可以基本确定第 j 层的动作标记。在训练时,随机选择一个残差层 j 进行预测,将已知的前 j 层的动作标记、CLIP 文本向量以及第 j 层的编码输入到 Transformer 中,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来优化模型。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图 4: MoMask 推断流程

生成过程。图 4 描述了 MoMask 框架中的生成过程。从基层的动作标记序列开始,所有的动作标记都被掩码,然后通过 Masked Transformer 进行预测,得到完整的标记序列。接着,仅置信度最高的一部分标记被保留,剩下的标记将被重新掩码(Remask),并重新预测。通过一个预设的调度函数 (Schedule function),在经过一定次数的掩码与预测后,得到最终的基层动作标记序列。然后,Residual Transformer 根据基层的标记序列,逐层地预测残差层的标记序列。最终,所有标记序列被输入到 RVQ-VAE 的解码器中,并解码获得对应的动作序列。因此,无论动作序列的长度为多少,MoMask 只需要固定步数去生成该序列。通常情况下,MoMask 仅需要进行不超过 20 步的迭代,包括基础与残差层的生成。

实验结果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视频 2:MoMask 与基线方法的对比

在视频 2 中,MoMask 与其他三个基线方法进行了对比,包括主流的扩散模型(MDM、MLD)和 GPT 模型(T2M-GPT)。MoMask 在应对挑战性动作(如绊脚和抱脚)以及更精细的文本控制方面表现更出色。

在下表中,我们对 MoMask 在 HumanML3D 和 KIT-ML 数据集上的性能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可以看出,MoMask 框架在 R-Precision 和 FID 等指标上始终表现最优,在 HumanML3D 数据集上,生成质量达到了 FID 为 0.045。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图 5 展示了 Masked Transformer 推断步数对生成动作的整体质量影响,其中 FID 和 MM-Dist 分别指示了动作生成质量以及动作与文本内容的匹配程度,值越低代表性能越好。从图中可以看出,仅需要进行 10 步推断,生成质量就可以收敛到最优水平。

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图 5: 推断步数对生成质量影响

应用:动作时序补齐

MoMask 还可用于动作序列的时序补齐,即根据文本对动作序列指定的区间进行编辑或修改。在视频 3 中,展示了基于 MoMask 对动作序列的前缀、中间部分和后缀,根据给定的文本进行内容补齐。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                           视频 3: 基于 MoMask 的动作时序补齐 

今天关于《CVPR 2024 | 文本一键转3D数字人骨骼动画,阿尔伯塔大学提出MoMask框架》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是不是学起来一目了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产业,MoMask的内容请关注golang学习网公众号!

版本声明
本文转载于:机器之心 如有侵犯,请联系study_golang@163.com删除
鸿蒙智行第三界“享界”官宣:S9即将在北京车展惊艳亮相,预计七八月上市鸿蒙智行第三界“享界”官宣:S9即将在北京车展惊艳亮相,预计七八月上市
上一篇
鸿蒙智行第三界“享界”官宣:S9即将在北京车展惊艳亮相,预计七八月上市
Python缩进规则是什么_Python缩进规则介绍
下一篇
Python缩进规则是什么_Python缩进规则介绍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课程推荐
  •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前端进阶之JavaScript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一般问题时的解决方案,代表了最佳的实践。本课程的主打内容包括JS常见设计模式以及具体应用场景,打造一站式知识长龙服务,适合有JS基础的同学学习。
    542次学习
  •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GO语言核心编程课程
    本课程采用真实案例,全面具体可落地,从理论到实践,一步一步将GO核心编程技术、编程思想、底层实现融会贯通,使学习者贴近时代脉搏,做IT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508次学习
  •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简单聊聊mysql8与网络通信
    如有问题加微信:Le-studyg;在课程中,我们将首先介绍MySQL8的新特性,包括性能优化、安全增强、新数据类型等,帮助学生快速熟悉MySQL8的最新功能。接着,我们将深入解析MySQL的网络通信机制,包括协议、连接管理、数据传输等,让
    497次学习
  •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基础与实战
    在任何一门编程语言中,正则表达式,都是一项重要的知识,它提供了高效的字符串匹配与捕获机制,可以极大的简化程序设计。
    487次学习
  •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从零制作响应式网站—Grid布局
    本系列教程将展示从零制作一个假想的网络科技公司官网,分为导航,轮播,关于我们,成功案例,服务流程,团队介绍,数据部分,公司动态,底部信息等内容区块。网站整体采用CSSGrid布局,支持响应式,有流畅过渡和展现动画。
    484次学习
查看更多
AI推荐
  • 笔灵AI生成答辩PPT:高效制作学术与职场PPT的利器
    笔灵AI生成答辩PPT
    探索笔灵AI生成答辩PPT的强大功能,快速制作高质量答辩PPT。精准内容提取、多样模板匹配、数据可视化、配套自述稿生成,让您的学术和职场展示更加专业与高效。
    26次使用
  • 知网AIGC检测服务系统:精准识别学术文本中的AI生成内容
    知网AIGC检测服务系统
    知网AIGC检测服务系统,专注于检测学术文本中的疑似AI生成内容。依托知网海量高质量文献资源,结合先进的“知识增强AIGC检测技术”,系统能够从语言模式和语义逻辑两方面精准识别AI生成内容,适用于学术研究、教育和企业领域,确保文本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42次使用
  • AIGC检测服务:AIbiye助力确保论文原创性
    AIGC检测-Aibiye
    AIbiye官网推出的AIGC检测服务,专注于检测ChatGPT、Gemini、Claude等AIGC工具生成的文本,帮助用户确保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规范。支持txt和doc(x)格式,检测范围为论文正文,提供高准确性和便捷的用户体验。
    39次使用
  • 易笔AI论文平台:快速生成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利器
    易笔AI论文
    易笔AI论文平台提供自动写作、格式校对、查重检测等功能,支持多种学术领域的论文生成。价格优惠,界面友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学术研究者、学生及论文辅导机构。
    51次使用
  • 笔启AI论文写作平台:多类型论文生成与多语言支持
    笔启AI论文写作平台
    笔启AI论文写作平台提供多类型论文生成服务,支持多语言写作,满足学术研究者、学生和职场人士的需求。平台采用AI 4.0版本,确保论文质量和原创性,并提供查重保障和隐私保护。
    42次使用
微信登录更方便
  • 密码登录
  • 注册账号
登录即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登录
  • 重置密码